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Yin Jessie

从奇克果的生存分析,看“内卷”与“躺平”的出路



一、引言


“内卷”本意是指农业社会重复劳作致使生产力发展迟缓的问题,近期在中国网络用语中发生语义偏离,指向近年由于资源有限市场饱和,人们被迫参与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带来的负面现象。在微博上,相关的话题量已突破十亿。[1] 华人社会中,不只是中国大陆境内,连同海外,似乎在内卷上面已经形成可见程式化。年轻人日夜加班努力工作,从孩子幼年就培养学业优异和特长。然后使孩子进入一流小学/中学/大学,最后进入好的机构,继续努力工作。即使在美国华人家庭之间,攀比孩子有没有进天才班,各种体育、乐器比赛有没有拿奖,有没有进入一流大学,也成为常态。人们希望在有限的资源竞争中超越别人,使人陷入焦虑和不断更多付出的牢笼。[2]

与内卷现象相伴的,年轻一代“躺平”的风气也随之而来。“躺平”是年轻人近几年对抗“内卷”的一种思潮,表现于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维持生存最低标准,不愿意自己成为赚钱的机器,也不愿被迫参与内卷。[3] 躺平被认为是“针对靠拼命工作来攒钱,不断产生焦虑而伤身的内卷生活模式,而采取主动降低自身欲望,从而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生活哲学。”[4]随着社会中对于“内卷”与“躺平”的张力和讨论越来越激烈,似乎人们无法从投身内卷或选择躺平二者之间找到出路。本文将根据这两种选择背后的困境以及思维方式,来从逻辑上分析这些困境的根本症结,并且尝试用奇克果提出的生存分析方法,来推敲“内卷”与“躺平”的困境在生存选择上的成因,并且从宗教选择模式,来看另一条可能的出路。


二、综述当代社会“内卷”与“躺平”的意识形态

参与“内卷”的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必然性意识:现在付出更多的努力,可以带来未来竞争中的胜利,例如,父母努力竞争=孩子进入好的小学竞争=好中学竞争=好大学竞争=好的工作。这种基于必然性的思维模式,把“现在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看作是“因”,而“将来更好的生活”就是“果”。许多当代学者用”单一”来形容这种必然性理念在内卷中的体现。有心理学家指出,参与内卷的人局限于一种单一的价值观,认为努力的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内卷的问题也正出在这里,许多人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只好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5] 同时,人类学家项飙指出,内卷反应了人群高度的一体化,是“目标上的高度单一,价值评价体系的高度单一”[6]。在我的观察中,这种单一的思维模式非常类似主体理性主义,认为自己把握了永恒的必然性,就是”更多付出带来更好回报”的必然性,从而认为可以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美好的目标,给自己带来自由和幸福。但是对于这些努力的人,当他们试图用这种必然性解释所有的事情、规划一切的状况,最后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在这种矛盾中,这些人群出于对必然性的坚持,使他们在主体理性的矛盾中,最终选择进行更多的付出,期待加倍付出总能得到回报,就形成典型的“内卷”的困境。所以我认为这可以被解读为主体理性主义者在坚持必然性的过程中,实质上走向不自由的典型困境。

然而,如果像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所说,“单一”是内卷困境的根源,一旦突破这种单一性,是不是就解决了困境呢?让我们来分析选择“躺平”的人思维方式。我们先看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近期在网络上广为流行的《躺平即是正义》的文字:

两年多没有工作了,都在玩,没觉得哪里不对,压力主要来自身边人互相对比后寻找的定位和长辈的传统观念,它们会无时无刻在你身边出现,你每次看见的新闻热搜也都是明星恋爱、怀孕之类的 “生育周边”,就像某些“看不见的生物”在制造一种思维强压给你,人大可不必如此。 我可以像第欧根尼只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既然这片土地从没真实存在高举人主体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制造给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7]

从这段类似于躺平者的宣言的文字,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主张躺平的人,正是一种拒绝或者消极反抗内卷的因果模式,试图突破内卷的单一性而获得主体自由的尝试。正如文中所说,可以在木桶里晒太阳,也可以在山洞里思考——他们希望抛弃单一的价值观。我认为仅从这一点来看这非常接近后现代的多元主义。不过,对于“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声明使”躺平“又从多元主义回到了主体理性主义,并且认为自己躺平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许纪霖提出,这个躺平声明中的“人”并不是理性的主体,而是一种被迫的,进入价值虚无主义的意识主体,一个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的主体,他们追求的是不被强制内卷的自由,因而放弃了拥有社会期待的生活。[8] 同时,许纪霖也观察到大多数躺平者自身并不是一个自由主动的选择,与自身具有一定资源者的“躺赢”不同,躺平是一种对固化的阶级含有怨恨的被迫选择,正所谓“身躺心不平”。[9] 如此看来,逃离“单一”内卷之后的躺平,仍不是自由的出路。

所以,面对内卷和躺平张力的困境如何解决,我认为是不能从主体理性主义的角度给出答案的。例如,朱国华提出躺平者是放弃了他们的主体理性的自由,拒绝扮演有意义的社会角色,因而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必须坚持理性自决,坚持社会互动,坚持某些最低限度的价值和信念”。[10] 这种解决方案的提出,恰好表明了主体理性主义自身的困境,因为他批评躺平者放弃了主体自由,却落入必须坚持要有理性自觉和某种价值信念的另外一种不自由中。当然,在朱国华的论证中,他更倾向于尝试解决内卷和躺平给社会的政治经济带来的影响,但本文不打算涉及内卷现象中包含的政策与资本等政治经济议题。本文单从决定投身参与内卷或选择躺平阵营之人的视角,看到内卷与躺平,是植根于主体理性主义,并且受困于主体理性主义。因此下面我们将尝试从齐克果的生存分析角度,来解读这些人生选择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以及讨论关于这个张力可能的出路。

三、从奇克果的生存分析看“内卷”和“躺平”

奇克果认为,人本身并不拥有真理,所以人在错误中追求真理是绝望的,达到真理的唯一方式,是真理亲自来教导人。[11]他强调人的本质是求善的,而人生活在时刻中,人都是希望选择好的、善的结果,但是因为人本身没有真理,因此不可能做出接近真理的选择。[12]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无论选择内卷还是躺平的人,他们心里在追求一种好的东西,就比如幸福和自由,但是由于自身并不拥有真理,因此他们无论怎么努力或怎么选择,都陷入困境,无法拥有理想中的幸福和自由。在齐克果的观念中,人本来在着急中是自由的,自由就是人能够在可能性中进行选择;不过必然性中事物并没有变化,因此当人在面对可能性的变化的生存中,从着急(焦虑)中就会出现试图选择的行为,并且会产生出四种选择模式,就是感性选择,伦理选择,和宗教选择A与B——这四种模式都是人在生存的时刻中进行选择,并且人也希望做出好的,善的选择。[13]

从奇克果提出的这四种选择模式的定义来分析,我认为“内卷”人士属于感性选择。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付出努力,来成为一般意义上竞争的赢家,无论赢得的是指财富、家庭、职位或学位。[14] 这从齐克果的观念中,可以被界定为是一种有具体欲望对象——“在竞争中取胜”的感性选择模式。在齐克果提出的感性选择模式中,欲望与欲望对象共同出现从而形成快感,因而欲望对象是单一的、排他的。[15]所以这种感性选择是忽视多样性的单一选择。换言之,感性选择中,“赢得竞争”成为这个人唯一的欲望对象,使人丧失了其他的选择,导致一个人自由的选择了不自由,从而失去了自由。

在齐克果提出的伦理选择模式中,人们跳出了感性的单一欲望,而承认选择的多样性,这个模式中人会试图在面对不同选择时选择一个“善”的事物。我认为选择“躺平”的人,恰是从内卷不自由的困境中,承认多样性的存在,并且试图寻求其中的善的选择。根据齐克果的观点,这个“善”必须要通过对自我的充分认识来实现的,其本质是对于理想的、完善的自我的追求。[16] 这个理想自我不是现实自我,却是生存的目标。对于选择躺平的人来说,他们认为从内卷中找不到自由的出路的时候,“躺平”的、降低各种欲望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能够选择的善,试图通过躺平来实现生存,实现自由,来达到理想自我。这时躺平的人就面临两种困境。首先,躺平者“不去想未来,只要想现在” 这种状况使“理想自我”被迫成为“现实自我”,从而无法被依靠,无法成为生存的目标。这些人失去了“理想的自我”,就迷失于多样性中,再次陷入困境;又或者,把躺平者的降低生存需要、不去为将来规划的主张,上升成为道德规范,成为一种更高的道德准则,那就也成为排他的,失去自由的状态。所以主张躺平的人用伦理方式否定了内卷人士对于成功的单一追求,试图在许多选择中找到理想自我,但无论在躺平的过程中失去了理想自我,或是认为躺平是一种更高的道德准则,都是在着急的自由中走入了死胡同,也都与内卷人士在此同样的自由的选择了不自由,结果也是同样的失去了自由。

从齐克果的生存分析来看,无论是内卷,还是躺平,都是人从着急的选择中进入了不自由的状态,属于自由的选择了不自由,都是主题理性主义的困境。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从生存分析看,感性选择或是伦理选择都不能给自由一条出路,这样我们就必须承认人并不能自己给自己找到出路,于是我们尝试齐克果提出的第三种选择模式,就是宗教生存模式,试图从外部获得维持自由的能力,来寻求“内卷”与“躺平”中的出路。[17]

四、从奇克果的宗教生存模式来回应”内卷“与”躺平“的出路


齐克果提出,在宗教生存模式中,人所追求的善,就是永恒的幸福。既然是永恒的,就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因此无论人把世界上的生存如何改造,都不是永恒的。因此宗教生存的追求是一种冒险,是一种人与神互相界定的关系。[18]齐克果提出人在错误中追求真理是一种绝望,而放弃追求真理,就如躺平,在生存上又是不可能的。[19] 于是有人试图把躺平所带来对内卷的逃离,误认为是获得自由的方法,把自己宣称的当作真理。这样,对于这些人,着急在这种情况下是暂时的,他们很快就失去了可能性和自由。但如果着急的因素是永恒的,就好象一个基督徒在等待中期待明白永恒的神的旨意,着急就成为一种内在的生存状态,进入永恒的可能性中。[20]

奇克果在宗教生存模式中,认为生存目标是一种永恒的幸福,因此不同于感性生存的追求可以达到的享受,宗教生存认为幸福不只是这个世界上的,而是永恒的。这种目标就使人跳出了“内卷”与“躺平”之中关于世界上资源的限制。在这个过程中所经历的难处是冒险的一部分,而冒险是通往永恒幸福的唯一途径。另外,在如何通往真理的永恒中,齐克果提出宗教A强调人与永恒的区分是暂时的,所以通过自己努力能够获取永恒,但齐克果指出这种理念的矛盾:“在对真理的无知中永恒的知道了真理“,一个存在于时间的无知的人,里面已经存有永恒真理并且能够认识真理,这是内在矛盾的。[21] 同时,为了接近永恒,宗教A设定出一些可以接近永恒的规则,而齐克果进一步提出,这种规则的设定本身,就落入了感性选择和伦理选择的主题理性主义困境。齐克果认为,宗教B类强调人不拥有真理,除非自由的选择不自由,让真理进入自己的生存,亲自教导和重建自己的永恒幸福观。


分析至此我们就可以明显的看到,宗教B的选择是在信任中让真理教导自己,与个人理性的判断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就是一方面信任神,一方面又要在生存中做出理性的判断,而这种张力就推动人往前走。[22]如果将这个选择方式应用于当今社会,在资源的有限,阶级固化的环境下,宗教B的选择就会一方面相信神的供应,同时一方面在这种信心中做出让神来掌管的理性的决定。例如,在着急中选择让神来使用自己现有的资源,把自己有限的用来帮助他人,就是这二者的平衡,也就是我认为的第三条出路。


圣经中就出现过一个极为相似的状况,指出这第三条出路,让我们从齐克果的生存分析角度来解读约翰福音第六章的五饼二鱼事件中的几个人物。整个事件的背景,是成千上万人来找耶稣,“单是男人就有五千”(约6:10)。约翰描述的这个时刻,门徒们面临一个难题,也就是,一个着急的时刻,这么多人怎么吃饭的问题。尽管约翰从导演的永恒视角指出耶稣似乎已经拥有答案,但是对于门徒视角,这无异于一个巨大的难题。门徒腓力思考问题的根据,可能是他们现有的两百银币,认为他们的这笔钱绝对不可能买足够的饼,所以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约6:7)。我们可以看到腓力的思考是基于必然性的主体理性分析,从而使腓力的理性替真理做出了”不可能“的决定,从而进入困境。而在马太福音的平行经文中,提到另外有门徒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大家不需要一起吃饭,让人群散开,各自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食物(太14:15)。我认为这中“各自”恰是在主体理性主义困境下的常见解决办法,这样门徒就不需要承担喂饱几千人的压力,不需要找到一个标准答案来解决这个难题了。这其实类似多元化的后现代文化——不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统一办法,个人可以有各自的方法。但很遗憾这显然不是耶稣希望看到的(太14:16)。所以,在矛盾中,门徒陷入了一个选择的困境,既没有足够的钱买饼给所有人吃,主耶稣也不叫人群散开各自找吃的。在此处我想聚焦一个特别的小人物,他没有像腓力和其他门徒陷入困境,他在信心中做出了一个跟其他人极为不一样的选择,这个人物就是那个把自己仅有的五饼二鱼拿出来的那个小孩子。


他在自身资源的匮乏中,在其他人也同样匮乏的时候,并没有为了自身吃饱的欲望,先把自己的东西吃掉,做出一个感性选择;也没有通过主体理性来从伦理的角度进行判断选择这些饼应该给谁吃;而是选择在信心中,让真理来替自己有限的资源来决定出路。这个孩子看似是放弃了自己资源的判断和自由,但是通过约翰福音,我们可以看到他所交托给真理的五个饼两条鱼,通过耶稣的使用,最终让他和所有人都吃的饱足。我认为这个孩子的选择,就是齐克果所言,典型的宗教B类的生存选择。在面对生存选择的时候,不去做出理性的判断,而是完全信任真理,在信任情感中自由的将选择交给真理,让真理来教导自己,替自己做出选择,这样自由就不是通过自身的理性思辨获得,而是直接从真理那里得到自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信心中来对比这个孩子的选择,以及内卷与躺平的困境,就可以看到,在信心中得到自由,与人思想中对获得自由方式的理解,有极大的区别。所以在固化的阶级,有限的资源中,约翰让我们看到的确存在第三条出路,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仅有的都交托给真理,从而从真理那里得到满足和自由,这也是齐克果对于拯救的观念,也就是圣经说的,“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2)。从希腊的角度看,柏拉图提出人都是追求善而不得,只有真善才能让人得以自由,而真善是从真理来的。从圣经的角度,当人被罪捆绑,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只有真理自己来,与我们建立连接,将自由赐给我们。因此耶稣在约翰福音第八章告诉门徒,人不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自由,祂(真理)却能使人得到自由。[23]

五、结论

无论是内卷还是躺平,都看似是自由的选择,结果陷入了非自由,因为人不可能使自己得到自由。这正是奇克果展示的两种主体理性主义者的绝望:以向目标付出努力为基础所陷入的绝望(内卷),以及依靠自己走出选择困境的绝望(躺平)。当拯救来临的时候,会打破一个人对于内卷的执着,或是被迫躺平的困惑状态,或者某种观念的控制,从而是让一个人进入着急的状态,重新组建永恒的幸福观,进入自由的可能性中。真理的拥有者才能绝对的拥有和赋予自由。我们如果没有真理,就不能在我们的任何选择中接近自由。所以,只有真自由的拥有者,即真理本身进入我们的生命,当我们的生命被真理改变,越来越接近真理的时候,才会更接近自由,才有可能在自由中摆脱内卷和躺平的选择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能会看到一些似乎并不那么富裕的,甚至并没有拥有竞争的胜利的人,却如胜利者一般很自由的分享他们仅有的一切,并且看起来十分享受他们所仅有的——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人找到了一条出路,就是通过将所有的交托给真理,从而获得了真理,获得了幸福和自由。

齐克果本身并不预设任何一种生存的正确性,因为当我们强调”哪一种正确“的时候,就再次陷入主体理性主义的框架。因此如果齐克果生活在当代,我推测他会强调,无论内卷还是躺平都是一种生存选择。不过,既然每个人都有在生存中有选择的自由,当我们从齐克果的观念讨论这种自由的时候,可以不落入主题理性的是非观,却仍然进行辨别的是:哪一种生存方式可以带给人更大程度的自由?因为即使生存分析的目的不是找到最好的出路,找到最好的出路却仍是每个人要做出的一种实在的生存选择。[24] 因此本文的分析希望读者能够看到,无论是参与“内卷”还是选择“躺平”,从齐克果的生存分析来看,最终都会使人走入一个不自由的困境。而人在对神绝对的依赖情感中,让神来教导我们,尽管也同样自由的选择不自由,但是在信心中进入永恒的可能性,相信神所预备的,所教导我们去做的选择,是第三条出路,是更好的选择。

[1] 王凡, “‘内卷’与‘躺平’之间挣扎的中国年轻人,” BBC News 中文, last modified June 2, 2021, accessed May 25, 2022,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57304453. [2] 黄佐春, “比较的囚徒:人们为何一边反‘内卷’,一边忍不住比较,” 中国青年报, March 18, 2002. [3] “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ay 21, 2022, accessed May 25, 2022,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躺平&oldid=71745443. [4] 邓聿文, “客座评论:中国青年的愤怒,” 德国之声中文网, last modified June 7, 2021, accessed May 26, 2022, https://www.dw.com/zh/%E5%AE%A2%E5%BA%A7%E8%AF%84%E8%AE%BA%E4%B8%AD%E5%9B%BD%E9%9D%92%E5%B9%B4%E7%9A%84%E6%84%A4%E6%80%92/a-57798767. [5] 简单心理学, “今天你被‘内卷’了吗?心理学:内卷思维的5大表现,你中了几个,” 《知乎专栏》, accessed May 25, 2022,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110146. [6] 王芊霓 and 葛诗凡, “专访|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 《澎湃新闻》, last modified October 22, 2020, accessed May 25, 202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648585_1. [7] 好心的旅行家, “躺平即是正义,” 中国人口吧, April 17, 2021. [8] 许纪霖, “躺平:代际冲突下的‘后浪’文化,” 《探索与争鸣》 2021年, no. 12 (n.d.): 8–11. [9] Ibid. [10] 朱国华, “从预防性抑制到现代性危机:躺平的前身后世,” 《探索与争鸣》 2021年, no. 12 (n.d.): 12–15. [11] 谢文郁, 《自由与生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观追踪》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1–22. [12] Ibid., 10. [13] 谢文郁, 《二十世纪神学评论读本》 (West Covina: 北美华神, 2015), 49. [14] 王芊霓,葛诗凡, 《专访|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 [15] 谢文郁, 《二十世纪神学评论读本》, 50–51. [16] Ibid., 56. [17] Ibid., 58. [18] Ibid., 63. [19] 谢文郁, “自由概念:从柏拉图到齐克果”, ed. 张庆熊,徐以骅,《基督教学术(第3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20] Ibid. [21] 谢文郁, 《二十世纪神学评论读本》, 64. [22] 谢文郁, “信仰和理性:一种认识论的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 2008年, no. 第三期 (n.d.): 71–82. [23] 谢文郁, 《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86–287. [24] 谢文郁, 《二十世纪神学评论读本》, 59.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