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Writer's pictureYin Jessie

约拿书中神“后悔”还是“转意”?——נחם




一、引言


约拿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先知书。约拿是新亚述时期被掳前的先知,大约生活在在主前800-750年间[1],那时以色列国的君王是耶罗波安二世,犹大国君王是亚马谢和乌西亚共同执政[2]。 约拿先知的宣讲对象是亚述帝国尼尼微城的人,但约拿书的信息却并不是写给尼尼微的,受众仍是神的子民以色列。[3]同时,比起大部分先知的信息,约拿的宣讲内容显得非常简短,只有一句话:“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拿3:4)。另一个显着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约拿书中,外邦人回转敬畏神的场面是其他先知书中前所未有的:无论是在先知逃离时船上的船员表现出对神的敬畏,还是尼尼微城内令人惊叹的全民悔改,以及发展到连牲畜都披麻和禁食。这幅场景对比约拿自己转身逃离神的呼召、后来又坐在山上向神生气,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这样,从约拿书的叙事可以看出,先知约拿只理解神对以色列人反复的怜悯,却不能认同神可以怜悯和容忍外邦国家,[4]更不愿意看到外邦人民集体在神面前悔改。以至于他深陷自己的抑郁情绪中,竟忽略了如此令人震撼的、在神眼中极为重要的尼尼微全城免于审判的事实。因此本文目的,是证明约拿书希望向读者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神会转意怜悯任何悔改的人民。约拿书试图让受众——先知约拿所代表的以色列民意识到,怜悯万国是神的属性。即使是最暴虐的尼尼微人,在神的怜悯之下,仍然有悔改的可能。


二、נחם在约拿书及旧约中的使用和原意


所有旧约先知信息的共同特点,就是强调神在救赎中的到来。[5] 总体上看,尽管有学者强调旧约的焦点是神选民以色列的历史[6],但旧约信息中却一直贯穿着神对外邦人的救恩,以及这救恩所指向的终极的盼望,全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华德凯瑟列举了麦基洗德、出埃及的闲杂人、叶忒罗、喇合、路得,一直到尼尼微人,强调旧约中这些外邦角色都是神救赎和施恩的对象。[7]因此以色列人本应清楚地从旧约的阅读中,看到神对外邦人的恩典。但约拿对神的了解,却激起了他对先知使命的躲避:“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拿4:2b)约拿书中除了记录约拿对神可能会怜悯尼尼微有充分的认知,甚至尼尼微王也有和约拿特别相似的表述:“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拿3:8b-9)从尼尼微王的通告中,我们会发现,他与约拿都共同认为神有可能会“后悔”,而使尼尼微人免于命定的惩罚。那么这个让约拿转身试图逃跑、让尼尼微王甘愿冒险一搏的,神的“后悔”,希伯来文原文是נחם,究竟蕴含什么意思呢?这个字反应出神什么样的属性,又在约拿书中传达了什么信息?


在约拿书中,נחם这个字出现三次,分别于3:9、10和4:2。在这三节经文中,中文和合本翻译为“后悔”(KJV译为repent),而中文新译本翻译为“转意”(ESV/NIV译为 relent)。我认为,和合本的翻译并不十分准确,这个词不应该翻译成“后悔”,而是应该翻译做:在怜悯中转意赦免。所以新译本译文“转意”应该是比和合本的翻译更为准确的表达了原意。


נחם作为动词在旧约中出现108次,分别用以四种动词字干Niphal(48次), Piel(51次), Pual(2次) 和 Hithpael(7次) 。[8] Parunak将נחם的含义归为6类[9]:1)承受情感上的痛楚,2)安慰,3)执行愤怒(使心得安慰),4)撤回审判,5)撤回祝福,6)人悔改恶行(人做主语的情况)。在Peil和Pual字干时,通常翻译为“安慰”或“抚慰”,在神作为主语时,含有借由赦罪带来安慰之意,且有安慰者在情绪上同感痛楚的意味。[10]在Niphal和Hithpael字干,常翻译为在忧伤中“怜悯”或“后悔”;[11]一种伴随着情感上的转变,而交织产生的决定上的转变;[12]当神作为主语时,描述因着人对神或正面或负面的响应,神对人在关系和态度上产生的变化。[13] 在约拿书中,נחם三次均以Niphal字干出现(3:9, 3:10, 4:2), 描述神撤回对尼尼微的审判。

此外,在约拿书出现נחם的上下文中,值得注意的还有两处平行应用:


旧约中在多数情况下,נחם的主语是神,而שׁוּב(回转、转离)的主语是人。[14]然而整个旧约中נחם有四处(珥2:14, 出32:12, 耶4:28, 拿3:9)与שׁוּב平行使用,主语都是神,两个词一同出现描述神的转意。[15]在约拿书中,这两个词并列出现在一个问句中:מִי יוֹדֵעַ יָשׁוּב וְנִחַם (有谁知道或许祂会转意)。Stuart指出,这类问句是一个简明固定的格式(也出现于珥2:14),形容神有自由的主权来决定是否赦免。[16]问句中שׁוּב与נחם并列互诠释,指向神转离他的怒气,带有“赦免”的含义。[17]因而在这种平行格式中,שׁוּב的释义除了自身的“转离”之外,此处也包含着更加正面的“怜悯”之意。[18]正是如此,新译本将拿3:9a中的יָשׁוּב וְנִחַם整体翻译为“回心转意”。


旧约中神的四个属性: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最早出现于出埃及记34:6,是一种强调神随时愿意赦免的固定文体格式。[19]在珥2:13,拿4:2中,以及相似格式的诗106:45中,这三处均将נחם与神的属性并列提及,并且每次也都论及神对罪的赦免。[20]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在约拿书中,将神的转意,与恩典、怜悯、不轻易发怒、丰盛的慈爱并列,足以看到神出于祂的爱和怜悯本性,而转意赦免了尼尼微城。Echols亦提出4:2节末尾נחם的翻译应包含“and moved to pity”的意思,因为 עַל־הָרָעָה וְנִחָם这个短语体现了神不仅仅撤回了怒气,并同时施怜悯给尼尼微人。[21]


由此可见,נחם在约拿书中的原意,是一个体现了神在怜悯中转意赦免的动词。而中文的“后悔”一词,通常是人出于自己罪性和对未来无法掌控的局限,为错误决定而懊悔,显然与约拿书原意相差较大。因此,我认为抛开中文中神“后悔”的理解,从神“在怜悯中转意赦免”,来解读约拿书中对于神属性的描述,会帮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约拿书所传递的信息。


在此我们还必须面对一个张力,如果我们认为神在祂属性中,可以转意赦免被定罪和宣告灭亡的尼尼微,那是否与旧约中描述神不改变、不转意的经文相悖呢?在旧约中,包括约拿书在内,共有16处神作为主语的נחם提及了神因人的悔改而转意:出32:12,14; 撒下 24:16; 诗106:45; 耶 18:8, 10, 26:3, 13, 19; 珥 2:13, 14; 摩 7:3, 6; 拿 3:9, 10, 4:2。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旧约中也有6处נחם是描述神绝不转意:诗 110:4; 赛 57:6; 耶 4:28, 15:6, 20:16; 亚 8:14。于是我们需要研究这个看似矛盾的部分。


首先,神的“转意”与祂不改变的属性并不冲突。很多人不能够正确理解上面列出经文中似乎存在的矛盾,例如在开放神论(Open Theism)的立场中,他们主张将旧约中神的转意,解读成因神不能够完全确定自己最后的抉择,才会转变立场。[22]要澄清这个问题,就先要界定上述经文中,提及神永不改变、与可以转变的内容分别指向什么。Chisholm将这些经文区分为神的旨意(decree)和神的宣告(announcement):神永恒的旨意是无条件并且不会改变的;而神的宣告则是有条件的,可以根据人的响应而发生不同的结果。[23]如此,在上述提及神“会转意”的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进入时空与人互动的情景:神通常先提出有条件的宣告,因而当人响应之时,神便撤回宣告的内容;而在提及神“不转意”的经文中,则是指向神自身超越时空的属性,和祂永不改变的旨意。例如,我们从约拿书4:2约拿与神的争执中,可以明显看出约拿正是因为知道,尽管神的宣告是尼尼微城四十日后就要毁灭,但神的旨意却是要赦免悔改的尼尼微人,约拿才会固执的逃往他施。从约拿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理解永恒不变的神,在历史中与会改变的人类互动时,所产生的转意,反而恰是神定意要赦免的体现。


其次,神的“转意”是用人的语言来表达神的怜悯。Girdleston认为很难从人类的语言中找到一个词来充分表达נחם所包含的复杂情感——特别是当神作为主语时,神既是无过失的,但其中仍包含着忧伤和心意转变。[24] Maier则提出圣经其实是从两个视角来阐释神的属性——从祂超越时空的荣耀中、以及从人类所处有限的时空和有限的理解力中;如此我们才会在神不改变的永恒属性中,仍看到神对于所爱之人或是恩慈、或是发怒的变化。[25]这样当我们翻译נחם为“转意”的时候,需要承认我们是从人有限的语言,来诠释神无限的怜悯。因此,神是不改变的;同时神的转意也正是出于他不改变的属性: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


三、从约拿书到新约,看神对万国的怜悯和救赎


在对于神怜悯属性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将神救恩视角从约拿书的特写,逐渐扩张到完整的救恩计划。郝思指出,在一些先知书的信息宣告耶和华对外邦的审判,容易令人误以为耶和华神不关心以色列之外的国家,因此约拿书是一个必要的证明,对于邪恶的亚述人,神仍然关怀。[26]尽管约拿并不是被乎召向尼尼微居民宣讲悔改赦罪的道(约拿所预表的耶稣,才是那位真正向全世界宣讲的那一位),而只是前去宣告神审判的临近,正如傅里曼强调,以色列的蒙召仍是为了预备弥赛亚的到来。因此约拿的使命,以及尼尼微的悔改,旨在启发以色列人能够接纳神为万民预备的救恩,明白神的怜悯是面向全人类的。[27]其实从创世纪十二章的亚伯拉罕之约开始,神就已经展现出祂拯救的计划,从拣选亚伯拉罕,到通过他的后裔来拯救万国的人——旧约中所启示的救恩始终是普世性的。[28]所以约拿书本身并没有违背神在旧约中传递的救恩信息,但却显明了以色列人对此存在的误解。


无论是约拿,还是他所代表的跟他观点一致的以色列人,显然没有接纳神的救恩可以临到万国这个概念。所以约拿书中记载尼尼微人蒙拯救的信息,是希望给约拿书的受众——以色列人带来观念上的转变[29],甚至是挑战他们当时对于其他国家的态度[30],纠正他们错误的拣选观[31]。我认为这种挑战是重要的,因为对救恩的理解直接关系到神百姓在这个世界上如何见证神。柯亚伦进一步对比了当年以色列人不愿与其他民族分享蒙恩的地位,与今天的教会是否愿意成为光来照亮世人,指出约拿书不仅仅是对以色列人的警醒,也是跨越时代对整个基督教会的警醒。[32]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约拿书的重要主题,是要证明耶和华对全人类的慈爱和怜悯[33],作者希望当时的读者认识到他们的神如何悦纳外邦人的悔改,而这个信息对于今天的基督徒认识神的属性依然重要。神的属性是不改变的,超越时空的,所以无论是约拿、以色列人、基督徒,神都期待我们能够通过约拿书来认识到神对万国的怜悯,并且在面对世界的时候做出合神心意的反应。


同时,以作恶著称的尼尼微人对神的信服和悔改,对比神选民以色列的悖逆,也是具有讽刺和提醒意味的。Timmer指出虽然先知约拿被记录下的宣告只有一句话,但尼尼微人很可能还是从约拿这里得到了对于这位即将审判他们的耶和华神的基本认识。[34]于是我们就看到尼尼微城中不仅从大人到小孩都远离恶事并穿麻衣禁食,就连城里的动物们也披上麻衣禁食。这种模范到近乎完美的悔改场面,是其他话语先知从来没有机会经历过的对神话语的正面响应。[35]虽然儿童和动物也披麻禁食的描述看起来有些夸张,但在约拿书的结尾4:11,耶和华神亲自说:“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就表明神十分看重他们外在的行为所表达的真实悔改。在尼尼微悔改上,我们不应该质疑尼尼微人悔改的程度,尽管那鸿书的预言证明尼尼微的悔改在历史上是短暂的,但在约拿的时代仍应该是真实的。[36]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约拿是以色列被掳之前的先知,按说神赦免尼尼微人的信息理当警醒即将被神管教的以色列人。连尼尼微人尚且可以通过悔改得到神的怜悯,更何况神拣选的以色列,如果悔改,神也必收回对以色列的审判。[37]很遗憾旧约时期的以色列人并没有明白约拿书的信息,也忽略了神的救恩。


但这个信息并未就此结束。新约中,主耶稣也曾亲自赞许约拿书中记录尼尼微人悔改这件大事。在马太福音12:41,记录耶稣说:“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此处是一个双重模拟,将耶稣与约拿模拟,文士等与尼尼微人反模拟。[38]耶稣用尼尼微因约拿一句话就悔改的事件,来批评以色列人坐拥神借众先知和基督亲自的启示,却仍不悔改的刚硬。 [39]约拿书和耶稣都对尼尼微人的悔改予以称赞,也都谴责以色列人,并切希望以色列人能回转并得到救恩。[40]由此可见,神的救恩是为所有谦卑悔改的人预备的,这是祂永不改变的怜悯的属性。从约拿书放大到整本圣经,我们就看到神并不偏待人,祂在怜悯中期待以色列人悔改,也悦纳万国的人悔改。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我们看到神”作为נחם这个字的主语时,就包含神对人的怜悯这个情感与决定,让我们体会到神的心肠,如何乐意和定意要怜悯拯救这些罪人。正如麦康维尔总结,约拿书展现的神学核心正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转意不降灾祸。”[41]因此在约拿书中解读נחם时,我们决不能抛离神的属性来讨论神的转意,耶和华神在对超越以色列的外邦人的赦罪中,恰恰彰显了自己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同时,神转意改变了之前毁灭尼尼微的宣告,也并非因神不能预知未来,反而是神永恒中已经定意要怜悯——约拿正是清楚的知道神永恒不变的属性,所以才想逃避。此外,在约拿书记录神的回心转意的上下文中,我们也看到神愿意赦免外邦人,与约拿不能够超越自己民族情感的局限之间,产生的鲜明对照。约拿代表的以色列作为神的选民的优越感,很容易让他们无法接纳神同样赐福和怜悯圣约之外的群体,于是他们将神束缚在只怜悯和救赎以色列民的框架中,就捆绑了自己认识神的视野。[42]约拿看见神“转意”是不符合他心意的结果,但是在神眼中却是祂要成就的旨意。神也借着约拿书对历世历代神的子民说话,让人能够从中看到祂超越时空的救恩,如何从成就在万国当中。神借着约拿书扩展了人对祂救恩的认识,今天的基督徒通过这卷书也得到反思的机会,如果神施恩怜悯的对象不尽如意,我们是否会固执的认为是不符合我们期待的一种失败呢?通过对约拿书中נחם的解读,我们就可以更加认识神施恩怜悯的属性,帮助我们以恩典面对那些看似不值得怜悯之人,能够从神的眼光产生怜悯,让我们的生命更有祂的样式。




参考书目


Alexander, T. Desmond, and David W. Baker, eds.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Pentateuch.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10.

Botterweck, G. Johannes, Helmer Ringgren, and Heinz-Josef Fabry, eds.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 Vol. 9. Grand Rapids, Mich: Eerdmans, 1998.

Chisholm, Robert B Jr. “Does God ‘Change His Mind.’” Bibliotheca sacra 152, no. 608 (October 1995): 387–399.

Echols, Charles L. Reading Jonah: A Guide to the Hebrew Text, 2013. Accessed September 15, 2022. https://www.academia.edu/5446068/Reading_Jonah_A_Guide_to_the_Hebrew_Text.

Gesenius, H. F. W. A Hebrew and English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Edited by Francis Brow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Girdlestone, Robert B. Synonyms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 Aeterna Press, 2015.

Maier, Walter A III. “Does God ‘repent’ or Change His Mind?” Concordia Theological Quarterly 68, no. 2 (April 2004): 127–143.

Parunak, H Van Dyke. “Semantic Survey of Nhm.” Biblica 56, no. 4 (1975): 512–532.

Stuart, Douglas. Hosea-Jonah, Volume 31. Edited by Bruce M. Metzger, David Allen Hubbard, and Glenn W. Barker.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Academic, 2014.

Timmer, Daniel C. A Gracious and Compassionate God: Mission, Salvation and Spirituality in the Book of Jonah. Edited by D. A. Carson. Nottingham, England : Downers Grove, Ill: IVP Academic, 2011.

传理曼. 《旧约先知书导论》. 梁洁琼译. 台北: 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6.

柯亚伦. 《圣经探索: 小先知书注释》.周如欢译. 香港: 福音证主协会, 1985.

桂丹诺. 《从释经到讲道》. 李永卓译. South Pasadena: 美国麦种传道会, 2015.

梁家麟. 《人间信仰: 从约拿书看信徒如何在现实中活出信仰》. 香港: 明道社有限公司, 2005.

梁洁琼. 《如何研读旧约》. 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00.

范甘麦伦. 《旧约先知书概论》. 汤定民、戎翰译. South Pasadena: 美国麦种传道会, 2013.

华德凯瑟. 《旧约神学探讨》. 廖元威译. 中华福音神学院, 1986.

华尔基. 《华尔基旧约神学 (下册)》. 俞明义译. 香港: 天道书楼, 2013.

莱特. 《宣教中的上帝》. 李望远译. 台北: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11.

盖柏林, 芬伯格, 艾朗赛, 摩根, 高仕, 达秘, and 郑惜梅等译. 《约拿书:我岂能不爱惜》. 台湾,桃园: 提比哩亚出版社, 1999.

费亚, and 华尔顿. 《天道研经导读:俄巴底亚书、约拿书》. 梁伟民、吴李金丽译. 研经导读丛书. 香港: 天道书楼, 1990. Accessed September 15, 2022.

郝思. 《郝思旧约神学》. 傅湘雯译. South Pasadena: 美国麦种传道会, 2014.

麦康维尔. 《先知书》. 纪荣神译. 旧约文学与神学. 香港: 天道书楼, 2008.


[1] 華爾基, 《華爾基舊約神學 (下冊)》, 俞明義譯 (香港: 天道書樓, 2013), 1024. [2] 梁潔瓊, 《如何研讀舊約》 (台北: 校園書房出版社, 2000), 76. [3] 梁家麟, 《人間信仰: 從約拿書看信徒如何在現實中活出信仰》 (香港: 明道社有限公司, 2005), 141. [4] 范甘麥倫, 《舊約先知書概論》, 湯定民、戎翰譯 (South Pasadena: 美國麥種傳道會, 2013), 221. [5] Ibid., 73. [6] 梁潔瓊, 《如何研讀舊約》, 86. [7] 華德凱瑟, 《舊約神學探討》, 廖元威譯 (中華福音神學院, 1986), 112. [8] G. Johannes Botterweck, Helmer Ringgren, and Heinz-Josef Fabry, eds.,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 Vol. 9 (Grand Rapids, Mich: Eerdmans, 1998), 342. [9] H Van Dyke Parunak, “Semantic Survey of Nhm,” Biblica 56, no. 4 (1975): 519–525. [10] Ibid., 516–517. [11] H. F. W. Gesenius, A Hebrew and English Lexicon of the Old Testament, ed. Francis Brow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2), 637. [12] Botterweck, Ringgren, and Fabry,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 9:342. [13] T. Desmond Alexander and David W. Baker, eds.,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Pentateuch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10), 710. [14] Ibid., 713. [15] Parunak, “Semantic Survey of Nhm,” 524. [16] Douglas Stuart, Hosea-Jonah, Volume 31, ed. Bruce M. Metzger, David Allen Hubbard, and Glenn W. Barker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Academic, 2014), 252,495. [17] Parunak, “Semantic Survey of Nhm,” 524. [18] Botterweck, Ringgren, and Fabry,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Old Testament, Vol. 9:347. [19] Parunak, “Semantic Survey of Nhm,” 524. [20] Ibid., 522. [21] Charles L. Echols, Reading Jonah: A Guide to the Hebrew Text, 2013, 74, accessed September 15, 2022, https://www.academia.edu/5446068/Reading_Jonah_A_Guide_to_the_Hebrew_Text. [22] Walter A III Maier, “Does God ‘repent’ or Change His Mind?,” Concordia Theological Quarterly 68, no. 2 (April 2004): 128. [23] Robert B Jr Chisholm, “Does God ‘Change His Mind,’” Bibliotheca sacra 152, no. 608 (October 1995): 389. [24] Robert B Girdlestone, Synonyms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ch: Aeterna Press, 2015), 76. [25] Maier, “Does God ‘repent’ or Change His Mind?,” 130–131. [26] 郝思, 《郝思舊約神學》, 傅湘雯譯 (South Pasadena: 美國麥種傳道會, 2014), 542. [27] 傳理曼, 《舊約先知書導論》, 梁潔瓊譯 (台北: 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6), 166. [28] 華德凱瑟, 《舊約神學探討》, 廖元威譯 (中華福音神學院, 1986), 26. [29] 桂丹諾, 《從釋經到講道》, 李永卓譯 (South Pasadena: 美國麥種傳道會, 2015), 381. [30] 萊特, 《宣教中的上帝》, 李望遠譯 (台北: 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1), 462. [31] 麥康維爾, 《先知書》, 紀榮神譯, 舊約文學與神學 (香港: 天道書樓, 2008), 379. [32] 柯亞倫, 《聖經探索: 小先知書註釋》, 周如歡譯 (香港: 福音證主協會, 1985), 152. [33] 郝思, 《郝思舊約神學》, 544. [34] Daniel C. Timmer, A Gracious and Compassionate God: Mission, Salvation and Spirituality in the Book of Jonah, ed. D. A. Carson (Nottingham, England : Downers Grove, Ill: IVP Academic, 2011), 41. [35] 郝思, 《郝思舊約神學》, 545. [36] 蓋柏林 et al., 《約拿書:我豈能不愛惜》 (台灣,桃園: 提比哩亞出版社, 1999), 46. [37] 費亞,華爾頓, 《天道研經導讀:俄巴底亞書、約拿書》, 梁偉民、吳李金麗譯, 研經導讀叢書 (香港: 天道書樓, 1990), 85,. [38] 梁家麟, 《人間信仰》, 212. [39] 傳理曼, 《舊約先知書導論》, 梁潔瓊譯 (台北: 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1986), 167. [40] 華爾基, 《華爾基舊約神學 (下冊)》, 俞明義譯 (香港: 天道書樓, 2013), 1025. [41] 麥康維爾, 《先知書》, 371–372. [42] 范甘麥倫, 《舊約先知書概論》, 湯定民、戎翰譯 (South Pasadena: 美國麥種傳道會, 2013), 224.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